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多次到广州指导工作、开展调查、召开中央重要会议,其活动内容相当丰富。当年,广东的保卫部门对毛泽东莅穗活动的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记录。1964年,中央一些领导人到广东视察,认为地方“无权”保留中央领导人活动的记录,于是,记录本或上交或被烧毁,后又经过“文化大革命”,一些私人的日记、笔记于抄家时被抄走,故至今广东所存的有关毛泽东在穗活动的原始档案资料甚少。试以《羊城今古》杂志1993年第三期刊登的《解放后毛泽东在广州的活动》一文为例,作者收集多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在解放后莅穗的活动情况,史实价值颇大。这里,笔者根据采访汪东兴、李银桥、关相生、薛焰、胡毅、陈恭、苏青等当年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人员所了解的情况,就“毛泽东在广州”的若干史实作某些补充、说明、订正。
1.《解放后毛泽东在广州的活动》一文写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来过广州。”文中没有讲清楚毛泽东到广州多少次和每一次的起止时间,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作补充和说明:
解放后,毛泽东到广州8次。第一次是1954年11月3~26日,第二次是1955年12月,第三次是1956年5月3~30日,第四次是1958年1~2月,第五次是1958年4月初至4月30日,第六次是1958年12月13~26日,第七次是1960年1月27日至3月中旬,第八次是1961年2月13日至3月29日。
2.1954年11月,毛泽东在解放后第一次到广州,除主持修改和审定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外,还到过广州三元里抗英烈士纪念碑、第六届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参观,并对广州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作出评价。这一段历史事实,笔者在所能见到的有关毛泽东在广州活动的资料、文章中均未有提及。一些人也曾提出过疑问:为什么毛泽东多次到广州都不到农讲所旧址参观?觉得不好理解。1992年底,笔者到北京采访汪东兴,他回忆第一次陪同毛泽东到广州的情况,谈到曾与毛泽东一起参观过上述几个地方。
3.1956年5月,毛泽东在解放后第三次到广州,除视察广东水产馆、广州造纸厂和广州通用机器厂外,还先后接见了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负责人,主要是听取各地的工作情况汇报。毛泽东听取了广东省港澳工委副书记黄施民报告香港方面的情况,当了解到香港各银行游资充斥,存款利息急剧下跌,以至到了存款者要倒贴利息给银行的“负利息”的地步时,指示说:“海外的游资这么多,可以利用嘛,办一个轻工业厂,两三年内就可以赚回一个工厂,再把钱还给人家……”由此可见,毛泽东在50年代就曾有引进外资搞国内建设的设想。
另外,毛泽东1956年在广州首次畅游珠江,随后乘专机飞长沙,再飞武汉,实现了他畅游长江的夙愿,并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这一首著名的诗篇。毛泽东畅游长江乃世人皆知,而毛泽东是先游珠江再游长江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故在记载毛泽东到广州的活动时,这一点也不应忽略。
4.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写下了“对所作诗词的注解”的一段文字:“我的几首诗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1958年12月在广州,见1958年刊本,天头甚宽,因而写了下面一些字。谢注家,兼谢读者。鲁迅1927年在广州,修改他的《古小说钩沉》后记中说道:‘于时云海沉沉,星月澄碧,饕蚊遥吸,予在广州。’从那时到今天,31年了,大陆上的蚊灭得差不多了,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港台一带饕蚊尚多,西方世界饕蚊成阵,安得全世界千百万愚公,用他自己移山的办法,把蚊阵一扫而空,岂不伟哉!试仿陆放翁曰:人类今闻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饕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
5.1961年3月10~13日,毛泽东在广州主持“三南会议”。3月13日,毛泽东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主要内容:一是反对平均主义,二是强调注重调查研究。会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毛泽东于当天上午8时写给在北京主持“三北会议”的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彭真5人的一封信。信中指出:“大队内部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生产队(过去小队)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是两个极端严重的问题,希望在北京会议讨论一下,以便各人回去后,自己并指导各级第一书记认真切实调查一下。不亲身调查是不会懂得的,是不能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别的重大问题也一样),是不能真正地全部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的。”这封信集中地体现了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原打算派陶铸把信送到北京,后来改变了主意,决定通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到广州,于是,“三南会议”和“三北会议”合并在广州召开,史称“中共中央广州工作会议”。
6.在《解放后毛泽东在广州的活动》一文中写到:“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写词一首,题为《卜算子·咏梅》。”根据当年在广州负责毛泽东的保卫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回忆,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主持中央工作会议后,于3月29日离开广州,以后就再没有到过广州。另外,毛泽东在这一首词中有“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句子中的意境和氛围,广州是不可能有的。因此,毛泽东这一首词是否于1961年12月写于广州,这还需进一步查证方可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