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创新
综合施治破解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困局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5-06-11
  • 浏览数:

广州火车站地区位于越秀、荔湾、白云区交界处,面积28平方千米,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繁华的商贸中心,日常人流量约40—60万人次/天,春运、黄金周等高峰期高达80—100万人次/天。20057月之前,该地区刑事案件高发,治安问题比较突出,历经整治却治而复乱。该地区持续严峻的治安状况,既严重威胁当地和过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严重损害广州的城市形象。2005年,广州市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以大流花为平台,立体构建完善打、防、管、控、建一体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综合破解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困局。

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广州市将广州火车站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着眼于改变原来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将原来分属白云区的矿泉街、天河区的登峰街整合并入新成立的越秀区,形成面积约12平方千米的大流花地区,归属新越秀区统一管辖,为构筑大流花地区治安防控体系提供体制保障。越秀区成立由区委副书记、区长任组长的广州火车站地区社会治安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针对区内矿泉街治安形势严峻的情况,设立重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责工作组。重新明确流花管委会的职能,赋予管委会更高一级的地位,强化地区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管委会统一协调指挥的效能。铁路公安部门打破火车站候车大楼前30米台阶的管辖限制,与地方公安部门携手合作,内外协同,联手整治。

第一,坚持明暗结合,突出有效打击。一方面,配合省公安机关组织的严打战役,投入重兵开展4次专项行动,共破刑事案件1197宗;组织代号为越剑的系列行动,整治周边地区城中村的黄、赌、毒等治安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火车站地区双抢、盗窃等刑事案件高发的特点,摸索出一条组建便衣侦查专业队伍的路子,建立集约型专业化打击运作机制。

第二,强化视频监控。2005年,广州市投资500多万元对火车站广场及周边的治安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更新改造,共安装69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使该地区的视频监控基本实现无盲区、无死角的目标。通过视频监控,及时发现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和伺机作案的不法分子,迅速调动执勤民警适时实施抓捕,达到既能快速反应、又能固定证据的效果,提高打击的成功率。

第三,规范出租屋管理,完善公共服务。广州火车站地区周边的矿泉街、登峰街内的“城中村”共有26000多间出租屋,约6万多名外来人员居住。把出租屋管理作为治安整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采取分片包干、捆绑考核和实施物业式、旅业式、小区式管理等办法,加快出租屋管理规范建设,建立城中村管理机制。同时,在火车站广场专设越秀区人民政府旅客服务中心,专门为旅客提供找零、电话、咨询等服务。春运期间,专门组织近千名志愿者为旅客提供咨询指引,热情帮助旅客,避免上当受骗。此外,还投入320万元建设可移动的绿化景观隔离带代替铁栏,美化广场环境;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加大整治力度,开展卫生环境整治,有效地提高了火车站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

此外,针对广州火车站地区的环境特点,广州市公安局在警力上给予重点倾斜扶持,通过整合资源、充实一线、扩大队伍等方式,形成“五所两队”(广场、汽车站场和流花、登峰、矿泉派出所,“打双抢”专业队、便衣大队)的警力格局,警员数量增至1000人,保安员队伍壮大到400人。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科学调配各种警力资源,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网格化管理,将整个火车站地区划分为31个网格,设置68个重点防范点,由300名民警与保安员共同执勤,采取常态、动态和定位相结合的巡逻方式,做到全面布控、重点突出、整体联动、责任到人、岗位到点。

经综合整治的广州火车站在春运期间仍保持良好的治安秩序

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整治措施,广州火车站地区治安面貌得到彻底改观。2005年刑事立案3035宗,比2004年下降41%双抢立案1706宗,比2004年下降38%,是刑事立案数最少、案件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06年春运40天期间,途经火车站地区客流达1320多万人次,而刑事立案仅135宗,并多次出现零发案日,治安秩序达到历年来最好成绩。2006200720082009年刑事发案在2005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同比分别下降489%582%205%75%,分别实现了116个、275个、287个、292个刑事零发案日,成为广州治安改善的一面镜子。

上一篇: 建成功能齐全的出租车综合管理服务系统 下一篇: 建成全国公安系统首家综合办证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