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英烈名录
张云峰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7-16
  • 浏览数:

  “还有二点钟,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请你不用悲伤,当我成了佛……”。这是共产党员张云峰就义前两小时写给他母亲及爱人的遗书中的一段话。张云峰这种蔑视死亡的笑,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高贵品质。

  张云峰,原名张铭书,1900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松岗镇显纲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权冲,靠在本村开设一间咸杂小店维持家庭生活。云峰幼时在家乡读私塾,好学上进,憎恶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他在十七岁上下,为了谋生,寻找新的出路,便离开家乡到广西,在伯父的商店里当伙计。当时同村有一个颇有文墨的族人也在那里工作,这样,云峰就有机会一面当伙计,一面跟那个族人学文化。他在广西干了两三年之后,由于看不惯伯父的经商作风,便离开广西返回家乡。

  他在家乡一时尚未找到工作,便在村中积极协助办学校,希望能为培养更多知书识墨的人才出点力。当时他纯是义务办学,毫无收入。为了维持生活,便发挥自己写得一手好字的特长,代写和出售楹联,靠一支笔赚点微薄的收入。

  1923年底至1924年初,在共产党人的发动和组织下,南海县古镇佛山的工人运动逐步兴起。张云峰家乡离佛山公十公里 左右,深受佛山工人运动的影响。他到佛山姐夫开设的一间猪肉店当工人,首次接触工人运动,便受到巨大鼓舞,感到天地 更加广阔了,于是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很快成了一个活跃分子。后来,得到共产党员梁复燃 、王寒烬,梁桂华,钱维方等的教育和影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不久,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张云峰更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屠宰行业工会成立时,他被推举选为执行委员,并担任秘书。后来,佛山成立了工农商学联合会,他又被选为联合会书记。云峰便成了佛山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

  当时,佛山工代会会址设在“大魁堂“(在祖庙左侧)。这个“大魁堂”,原来既是反功阶级镇压人民的议事决策的地方,又是封建势力的组织机构,久为广大工农群众所痛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以后,工人群众强烈反对“大魁堂”,的压迫。劣绅集团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声势面前,不得不暂时敛迹,而且还不得不让出长期盘踞的老巢给工人作为活动场所。于是,“大魁堂”便成了工代会的所在地。张云峰当时曾写有“不伯风雨不怕霜,工农群众斗魁堂”等诗句,以歌颂工农斗争的胜利。

  张云峰除积极在佛山搞工人运动外,还时常抽空到南海四区、九区等地,尤其是经常回到家乡显纲村协助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1925年,显纲衬在组织农民协会时,张云峰对村中乡亲说,以后大家对我就不要称兄道弟了,应该叫“同志”,我们大家都是同志了,我们要共同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同时,他还在村中农民协会会址对而墙上用打麻油写上“努力奋斗”四个大字,以鼓舞农民协会会员要为革命“努力奋斗”。后来,张云峰家乡显纲村曾经成为南海县农民运动的活动中心,1927年中共南海县成立时,县委机关就设在显纲村。1927年4月15日,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发动反革命叛变,疯狂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4月16日,佛山的反动军警和反动工会的打手们首先强行占领了“大魁堂”工代会会址,四处捕杀革命人士。张云峰和梁新枝、陈应刚、梁敬熙等一批共产党员和工会骨干分子闻讯后即转移到近郊@@岗吴勤为首的农民自卫军队部。当时由于未明白整个事变的性质,以为仅仅是反动工会的寻衅而已,因此,经商量后,他们便在4月18日会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30多人准备回佛山去收复工代会。结果,在途中就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100多人包围袭击,寡不敌众,张云峰和梁新枝。陈应刚、梁敬熙等8人先后被捕。

  张云峰先被关押于广州南石头监狱,后转到广东高等法院监狱。在狱中,张云峰秘密联络狱中的共产党员,和敌人进行了许多斗争,不管敌人怎样审讯他,始终坚贞不屈,还写过不少诗和信给自己的战友和亲人,鼓舞他们的革命信心。据当年和张云峰同狱的一些幸存者回忆,云峰在狱中曾写有:“神州大地尽妖气,只赖工农驱阴霾”等诗句。反映了他对反动统治的痛恨、唤起工农革命的决心。另外,他还曾以“溷花”,为笔名,写有《北窗远眺》和《解嘲》等七律诗。这两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北窗远眺

  行罢西楼转北楼,倚窗凭眺望江头。

  可怜弱柳随风舞,时见飘萍逐水流。

  汽笛呜呜来巨舶,沧波滚滚簸扁舟。

  看来最是禽鱼乐,海阔天空任逸游。

  解嘲

  铁窗居土被嫌疑,狱里无聊学作诗。

  兴到涂鸦忘押韵,才非倚马可成词。

  不知藏拙邀人看,贻笑方家说我痴。

  我亦自知痴得妙,胜渠终日只愁思。

  从张云峰在狱中写的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到他是多么渴望自由!但为了千千万万人的自由,他自己却甘愿忍受失去自由的痛苦。作为“铁窗居士”的他,不是像有些人那样“终日只愁思”,而是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英雄气概。张云峰牺牲前还曾把自己在狱中写的一本诗集交给同狱的难友梁新枝保存,可惜梁新枝带出狱后在抗战期间丢失了。

  张云峰于1928年10月6日壮烈牺牲于广州东较场,时年仅二十八岁。在就义前两小时,张云峰写了一封绝命书给他的母亲和被捕前约四十天才结婚的爱人叶浣娥。绝命书原文是:“母亲、浣娥:还有二点钟,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请不用悲伤,当我成了佛。只觉得对你们不住,未报天高地厚之恩,所以为憾矣。苦命的母亲,请浣娥扶持扶持,好了,永诀了,来生再见罢。云峰绝笔。”

  从绝命书中,可以看出张云峰即使还有两点钟就要受死刑了,仍然心不惊,手不震。正如他所写的,他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张云峰这种蔑视死亡的笑,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壮烈气概。

上一篇: 张亚南 下一篇: 赵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