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故事>红色诗词
六榕寺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9-11-27
  • 浏览数:

六榕寺

郭沫若

慧能杰出处,

不愿升西天。

苏子今何在?

六榕字尚传。

史文付生产,

书画费钻研。

请学工农步,

奋飞不计年。

 

①慧能杰出处,不愿升西天:六榕寺内供奉着北宋端拱元年(988)铸造的禅宗六祖慧能的铜像。慧能曾云:“人人皆升西天,则西天将人满为患。”

②苏子今何在?六榕字尚传:北宋元符三年(1100),苏轼北归路经广州,到寺游览,应寺僧道琮之请,题“六榕”二字。

 

六榕寺

 

写作背景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作者于19591月到广州,参观了六榕寺花塔古迹,还到寺内的广州市文史馆视察工作。当时馆内干部、成员正在从事生产,有书画盆栽出售。作者很感兴趣,深表赞许。当他了解到馆员们年纪最大的是92岁,最小的是50岁,平均年龄为62岁时,就称赞大家“老当益壮”,还亲笔写了这首诗送给文史馆。

 

诗词赏析

历经1400多年风雨的六榕寺矗立于云山珠水间,古树苍翠,菩提婆娑,六祖慧能的铜像那么和蔼可亲,仿佛向信徒诉说着禅宗的智慧;东坡的题字那么丰润可爱,镌刻在石壁上、匾额上,仿佛他的精魂仍然充盈于寺间;而如今,古寺换了新天地,成为文史、艺术的殿堂,彩绘天成,翰墨留香,奋起直追的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杰作为千年古寺增添了新的华章。全诗由古及今,古今交融,以“慧能”“苏子”带出六榕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生产”“钻研”写出六榕寺的新面貌。


上一篇: 记流溪河水电站 下一篇: 纪念向秀丽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