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羊城古景之四:孤兀禺山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9-02-19
  • 浏览数:

广州古称番禺,据说是因城内有番山,禺山而得名。禺山究竟在哪里?至今为止,仍然是考古学家寻觅的所在。据地方志记载,南汉的刘炎曾凿平番山和禺山为宫阙,“而番禺遂平”。因此后来的方志和地理志都记载紊乱,对它的方位前后矛盾,不知所云。如《元和郡县志》称:“番山在南海县东南三里,禺山在县西南一里。”而《太平寰宇记》则说:“番山在南海县东二百五十步,禺山在南海北一里。”南宋方信孺的《南海百咏》则认为:“禺山漫不可考。”《广州府志》甚至否认:“是番禺本无二山之名,其分二名者,后人指城中二小阜以名之耳。”但是,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广东新语》一书中,又清楚地加以肯定:“会城(广州)中故有三山,其在番禺治东南一里者日番山,迤逦而北一里曰禺山,其北曰粤秀。”历代相传的古诗中也有:“欲问禺山何处是?路旁童子说高坡”之句。此“高坡”即现在的旧仓巷西侧域隍庙之后,地势陡高,与《广东新语》记载相符。目前,关于番、禺二山的争论虽然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但“羊城八景”之一的“孤兀禺山”,却就是在这高坡一带。

黄佐的《广东通志》和清代编纂的《番禺县志》都说这一带

林木茂盛,松柏葱茏,是著名的风景区。再加上禺山书院又设在

这里,还有香火旺盛的关帝庙和城隍庙,所以游人如织,盛极

时。再往西北走一点点,便是古代藩台衔门。据说,广州除夕的

花市还是发源于此地哩!

(摘自《广州港史》邓端本编著  海洋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 羊城古景之三:象山樵歌 下一篇: 羊城古景之五:海山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