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年间,广州已出现“东家(老板)行会”,如国药商、洋货行(原址在今荔湾区十三行路)、丝织机等行会。国药业行会,名曰“寿世会馆”,当时参加者有生药、参茸、洋货(洋参幼药)、熟药腊丸等行业。丝织机行会,内部有五个“行”,后来“行”中再细分若干小“行”。当时老板和工人各自成立了代表劳资双方利益的组织,老板成立“东家行”。工人成立“西家行”。至清末民初,人们所谓“七十二行商”已是行行有行会。
建国前,广州各同业商会(广州人又称为公会),尊奉范蠡为祖师,并在店铺内供奉关公(云长)神像,有的身边还站着关平、周仓的神像。每月农历初二、十六为“祃祭”(牙祭),老板多买“三鸟”、鱼、肉等,拜祭关圣帝神像和门口土地神,其后同职工聚餐欢宴。
各同业工会拜祭各行业的祖师爷或保护神,如“三行”(木工、泥水、搭棚)行业的祖师是鲁班、华光;医药业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理发业是吕洞宾;裁缝制衣业是轩辕氏;铁匠业是李老君;粤剧戏曲业是唐明皇、华光大帝。
1947年,番禺县中医师公会在市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