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研究
中共广州市委历届主要领导人简介(1927年——1965年)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5-15
  • 浏览数:

  今年是中共广州市委成立80周年,笔者特将市委历届主要领导简介如下,以兹纪念,如有勘误或者欠祥之处,请读者指正:

  吴毅  (书记  1927.4~11;1928.2~7任)

  吴毅(1907-1928)四川忠县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任中共广东区委秘书处秘书兼任区委书记陈延年的秘书。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组织党的地下活动并领导广州工人开展革命斗争。同时,积极为广州工人、农民的武装起义作准备。同年10月,被中共广东省委选为候补委员,兼任广州市委书记。12月,改任市委组织部部长,参加组织领导广州武装起义的工作,率领工人赤卫队参加占领广州公安局的战斗。广州起义失败后,去香港。1928年3月回广州,奉广东省委之命重建中共广州市委,并担任书记。同年4月,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委员、常务委员。在广州等地秘密开展工人运动。7月底,在广州被捕,英勇就义。

  黄平  (书记  1927.11~12任)

  黄平(1901-1981)出生于湖北汉口,辛亥革命后移居上海。曾入青年会中学、沪江附属中学读书。1918年毕业后到北平,先后在英文日报、英文导报社做校对,还在远东通讯社作过翻译。1923年去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期间,担任过李大钊的英文翻译。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奉派回国。后到香港为赤色职工国际运输工人委员会创设国际海员俱乐部,任中共香港特别支部书记。1925年6月参加省港大罢工,任罢工委员会顾问,协助罗亦农在罢工工人中发展中共党员。1926年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工人部部长,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并在第三次全国劳动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4月,参加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南方局军事委员,在广州领导工人斗争。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广州起义,任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内务委员和外交委员。起义失败后到上海,参加全国总工会工作,协助苏兆征领导秘密斗争。1928年作为共产国际的特约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还参加了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后曾两次入列宁学院学习。1928年12月,受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派,去德国柏林参加国际同盟会议。1930年作为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的工作。同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被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8月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负责交通工作,建立秘密电台,沟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设立中央与各苏维埃区之间的交通线。1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夏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2月到河北省检查工作时在天津被捕,后押解到南京。1933年春被释放出狱。1934年后在上海、苏州等地,以教英语、作翻译为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任教授。1981年病逝。

  麦裕成  (书记   1928.1任 )

  麦裕成(1902~1928)  广州市人。工人出身。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同年秋被捕入狱。广州起义爆发后被起义军营救出狱,随即参加攻打广州市公安局的战斗。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1月年参加重组中共广州市委的工作,任市委书记。1928年1月30日被捕,因叛徒出卖,市委机关遭受破坏,麦裕成被捕入狱后牺牲,时年仅26岁。

  季步高 (书记   1928.2~3任)

  季步高(1906~1929),又名大纶、布高,浙江省龙泉县人。出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民国9年(1920)到浙江第十师范学校学习,后转到杭州政法专科学校攻读。1923年,季步高考入上海大学。1925年春,到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同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还在军校学习的季步高,就兼任省港罢工委员会纠察队的训育处副主任,协助邓中夏培训纠察队员。1927年3月,邓中夏赴武汉后,季步高任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训育长。1927年广东“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季步高转入地下坚持斗争,是中共广州市委委员,为发动广州起义积极做准备工作。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后,季步高带领一部分工人赤卫队员配合教导团攻打公安局。起义后任广州苏维埃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械处处长一广州起义失败后,撤退到香港。1928年2月,他受中共广东省委的派遣,潜回广州,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重新组建市委不久,市委遭破坏,季步高脱险。同年3月,省委派吴毅回广州任市委书记,季步高改任市委兵委书记。1928年4月,季步高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同年7月,他到香港向省委汇报工作,被香港当局逮捕。半年之后,被引渡回广州,于1929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在广州红花岗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22岁。

  阮峙垣  (书记  1928.7~8任)

  (简历待考)

  李耀先  (书记  1928.8~9任)

  李耀先,又名文肱,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就读省立第一中学(广雅中学),1923年6月参加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阮啸仙等组织的广东新学生社,于1923年秋冬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省港大罢工爆发后,参与编写《新学生社参加反帝运动宣传大纲》。此后,他被派到省港罢工委员会驻深圳办事处工作,协助大批香港罢工工人返回广州或转赴东莞、宝安、惠阳等地。1925年7月,李耀先在省一中毕业后,由团组织介绍到广东省平民教育委员会工作,在这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夏季,李耀先被调到中共广东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工作,兼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中共广东区委委员、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书记和邓中夏的秘书。广东国民政府于1925年10月举行第二次东征,讨军阀陈炯明,李耀先和其他同志一起协助邓中夏发动省港罢工工人、广州工人三千多人组织宣传队、运输队、随师出发,有力地支援了东征。为了加强工会干部和省港罢工工人的政治和文化教育,1926年4月初,中华全国总会成立了教育委员会,以张瑞成为主任,李耀先、唐公强,罗筹添为委员,协助张瑞成创办工人宣传学校。于1926年9月在劳动学院时,兼任中国济难会广东省总会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于同年10月离开劳动学院时,被中共广东区委、全总分配到粤港劳动同德总工会任秘书长兼团书记。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李耀先率领工人武装在西区荔湾一带战斗,肃清区署残余敌人。广州市起义失败后,李耀先留在市内坚持白区斗争,先后担任中共河南区委书记、芳村花地区区委书记。1928年1月25日又重新组织的市委以季步高为书记,周文雍等为委员,李耀先担任了市委委员。同年,李耀先代理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他领导新的市委在市内和效区先后又建立起八个区委,壮大和健全了党组织,开展了辗谷工作和郊区农民的一系列斗争。1928年夏,市委机关又一次遇受破坏,李耀先不幸被捕就义,年仅24岁。

  许潮 (书记  1928.10~11任)(简历待考)

  姚常(书记  1928.12任)(简历待考)

  黎伟雄 (书记  1929.1~4任)(简历待考)

  邓发  (书记1928.11任)

  邓发,1906年生,广东省云浮县人。由于家境贫寒,早年到香港做工。受苏兆征的影响,参加了海员工会和洋务工会。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任工人纠察队队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春任中共广东油业总工会支部书记。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任第5区副指挥,指挥油业工人作战。起义失败后,辗转广州、香港、上海等地从事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任中共香港市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闽粤赣边特委书记兼军委会主席等职。1931年7月到中央苏区,任红军总司令部政治保卫处处长、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领导中央红军中的政治保卫工作。先后被选为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2野战纵队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中央纵队第1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委员等职。1936年6月被派往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代表。1937年9月回国,任中共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1939年秋到延安,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1940年初,党中央为加强职工运动的领导,调任邓发为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此后,他一直肩负解放区职工运动的领导工作。主持创办《中国工人》月刊。1945年9月代表中国解放区职工参加中国劳动协会代表团,出席巴黎世界工人联合会成立大会。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凌希天  (负责人  1929.6~10任)

  凌希天,原名凌绍宪。1900年出生于广东番禺深井村一个小土地出租者家庭,父亲凌伯静曾任北洋政府的国会议员,《求是周刊》的主编。凌希天幼年丧母,少年就读于广州河南鳌洲的育才书社,不久辍学,到祖父经营、父亲任经理的广州桨栏路爱和堂中药铺当“后生”。后来先后在永乐匹头店(即布铺)和机器厂当学徒。1924年,在洋灰砂砖厂当管机工人,同年又转到石井广东兵器厂任技工。参加中共广东区委党员杨章甫、杨匏安、杨殷等组织和发动的工人运动。1925年秋,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的农民宣传班,学习两个星期后被派往家乡番禺县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番禺县在番禺学宫成立农民协会,凌希天被选为县农会候补监察委员。1925年,凌希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他与王镜湖(农运特派员)到禺南各地开展农民运动,成立农会,组织农民自卫军,发动农民开展减租运动。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叛变,屠杀共产党人,勒令解散农会。凌希天转入地下,继续带领群众坚持斗争。1927年冬,凌希天任手车夫工会领导人之一,组织手车夫工人参加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中,凌希天担任运送军械枪支弹药等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凌希天和顺德县委委员何秋如二人住在下九沙贫农关北家里,并以此作为主要据点坚持斗争活动。

  1927年下半年,凌希天组织农民群众召开反抗恢复护沙大会。1928年5月7日在灵山庙召开各乡农会会员联席大会,揭露地主勒收护沙费的罪行。为对付地主豪绅勾结民团军队报复,在凌希天等组织领导下,成立了各乡农民护耕队常备队。   1928年5月1日,番禺县第一任县委(临时)成立。成员包括凌希天、关胜等人。  8月,凌希天任中共番(禺)顺(德)工作委员会书记。1928年冬,凌希天任广州市东郊党的负责人。年底,又任中共广州市委委员,1929年6月,主持广州市党组织工作。1929年10月下旬,凌希天与中共广东省委交通员沈卓青从香港返回广州,以夫妻的名义住在东堤的水上小艇上。不久凌希天被捕就义。党的对外宣传刊物《半周宣传大纲》同年11月6日第五期称赞凌希天“是我们同志的模范,工农群众最亲爱的领袖”。

  黄才(书记、兼秘书 1929.10~1930.4任)(简历待考)

  杜式哲  (书记  1930.4~5任)

  杜式哲(1905-1930.7.1),广东省澄海县人。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贫苦华侨工人家庭。192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6年11岁回时祖籍读书。1923年考入潮安金山中学。1925年初转至澄海中学。受进步教师的影响,倾向革命,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县学生会领导人。“五·卅”运动后,积极参加反帝宣传,深入海丰一带考察农民运动,思想觉悟迅速提高。1926年1月调任共青团汕头地委文书,后被选为共青团汕头地委的学委委员。5月受中共潮(州)梅(县)特委派遣,以省农协特派员的身份到饶平县开展工作。组织县城和各区乡的农会、妇女解放协会、儿童团等组织,还组建起农民自卫军。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5月转移到上饶山区坚持斗争,成功地领导了农民自卫军暴动,取得了“农军一攻三饶城”战斗的胜利。随后当选为中共饶平县委书记,兼任工农革命军第14团党代表。不久率14团再次攻占饶平县。1928年6月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9月又被选为中共东江特委副书记,参与组织东江特委日常工作和整个东江地区的革命工作。1930年4月调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同年6月不幸被捕。1930年7月1日,在广州红花岗畔英勇就义,牺牲时25岁。

  王均予(书记  1936.10~1937.11  任)

  王均予,生于1905年,卒于1978年,字达夫,宜昌县城人,出身贫苦,15岁丧父,17岁丧母。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的影响下开始追求革命,1926年加入国民党,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宜都县委临时书记。1923年赴上海,调任中央出版部任科长。1935年赴广东省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国青年同盟(1936年改为中国青抗日同盟),进行反蒋抗日宣传,发展党的组织。中共广州市委成立后,任市委书记。上海“八一三”战役后,赴延安汇报工作,留在延安任解放社发行科科长。1938年再次南下广州,先后任中共广东省西江特委书记、省委秘书长,粤南省委组织部长。1949年3月任中共北平市委东北区委书记,南下后,先后任湖北省人民革命大学教育长、中南总工会秘书长、广东省劳动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等职。

  罗范群  (书记1937.12~1938.4;1938.8~10)

  罗范群(1917年5月28日-1994年8月14日)。曾用名罗涛康。广东梅县人。1938年中山大学社会系毕业。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广州市委、粤中特委、珠江三角洲中心县委书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政委。1946年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任北撤部队临时党委常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政大学政策教育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下广东,参加接管汕头市的工作。历任中共汕头市委书记、市长,粤东区党委副书记、粤东行署主任,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省委常委,广东省副省长,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代书记,政协广东省第二、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副主任,中共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七大候补代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大林  (书记  1938.4~8任   简历待考)

  黄松坚  (书记  1946.2~6任)

  黄松坚,壮族。1902年生,广西巴马人。1926年任凤山县农运特派员。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百色起义。历任凤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凤山县委书记,红七军师政治部主任、副师长,滇桂黔边区军委主席。1937年8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广东北江特委书记,广州市委书记,广东区委副书记,粤赣湘边区委副书记、军委副主席,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副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广西省民政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至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86年逝世。

  叶剑英  (书记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1949.10~1950.8任。)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朱光  (代理书记  代至1952.2)

  朱光,广西博白县人,生于1906年11月22日。1927年参加共青团,1930年转为中共党员。从学生时代起就投身革命,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不久即到上海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1936年任中央宣传部工作科长,后任马列学院秘书长;1939年任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40年至1945年任一二九师宣传部长,冀南军区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先后任嫩江省委副书记,军区副政委、任军事调处执行部驻□安第36小组组长、齐齐哈尔市委书记、东北局城工部秘书长,长春市委书记。广州解放后,历任广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副市长、代理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广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广州市政协前身)第二、三、四、五届副主席,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国务院对外文委副主任,安徽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曾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9年3月9日,朱光同志在“文革”动乱期间在合肥含冤而逝。1978年8月14日平反。

  何伟(第一书记  1952.12~1954.10)

  何伟,男,1910年4月生,河南汝南人,汉族,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武汉华中大学,1952年12月至1955年1月在广州市第五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广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先后任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长。1973年3月逝世。

  王 德  (书记  1954.11任)

  王德,1906年6月27日生,福建省海澄(今龙海)县浮宫乡后宝村人。原名曾宗乾,曾用名庄玄。1913年开始在家参加生产劳动。1921年后在家乡读高小。1923年入厦门美华中学读初中。1925年秋到漳州省立第二师范读书。参加学生运动,被推举为校学生会主席。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立彰州地区第一个团支部。1927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被学校无理开除,后赴漳州南乡等地发动农民开展抗捐抗税斗争。10月调回漳州市委协助书记工作。1928年1月任共青团福建临时省委漳州、石码、海澄特派员。2月调厦门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开展厦门工作。1929年7月至1930年11月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1930年5月与罗明等领导厦门破狱斗争取得胜利。6月中共福建省委改为总行动委员会后,任行委组织部部长。行委取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部长。1931年1月调上海任共青团中央巡视员,到满洲巡视。后任共青团满洲省委组织部部长。4月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秘书长,代理团中央组织部部长。8月调任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省委常委。12月初因叛徒告密被捕。1932年2月入狱。1936年出狱。1937年3月任中共北平学委组织部部长,7月前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部长。7月至10月任中共绥远省工委组织部部长。1938年5月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科干事。1939年2月任中央组织部地方科科长。1941年6月任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委员。1942年8月离开延安到晋绥,任晋绥分局组织部副部长。9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师暨晋绥军区独立第二旅兼第二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同年秋至1943年1月任中共晋西北区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2年12月至1945年任该旅代理政治委员。1943年1月至1945年9月任晋绥边区第二地委书记兼晋绥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其中,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至1946年9月任中共雁门区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后因病休养。1951年5月至1952年5月任中共广东粤西区委第二书记。1952年5月至11月任中共粤西区委第一书记。同年11月至1954年1月兼任粤中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中共粤中区委第一书记(至1953年11月)。1954年1月至11月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二书记。同年5月至1955年1月兼任广州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至1955年1月兼任广州市委党校校长。1954年10月至1955年7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常务委员。1954年11月至1955年1月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1955年7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广州市委书记(至1956年3月)。1956年11月至1960年8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1959年2月至1963年12月任广东省第二届政协副主席。1960年8月至1965年3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10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1963年12月至1965年12月任广东省第三届政协副主席。1965年2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务委员、候补书记、组织部部长。1966年3月至同年冬兼任中共中央中南局视察室主任。1979年2月至1983年3月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80年1月至1981年4月任广东省农业委员会主任。1980年1月至1981年5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副书记。1983年离休。中共八大代表。1996年2月因病在广州逝世。

  雍文涛  (第一书记  省委书记处书记兼,1965.2任)

  雍文涛,贵州遵义县人。1934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教育工作者联盟。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西特委书记,鄂中特委常委,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政治部代理主任,延安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天门、汉川地委书记,新四军挺进支队团政委等职,是中共七大代表。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吉林省工委延边地委书记,延边军分区政委,东满省委吉东分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吉林省委民运部副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计委秘书长、物资分配局局长、林业部部长,东北财委副主任,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森林工业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政协主席,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林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林业部顾问。1995年离休。在中共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人员。著有《林业建设问题研究》。1997年9月7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5岁。

  赵武成   (代理第一书记  省委书记处书记1960.7~1962.9)

  赵武成,山西乐平(今昔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昔阳县委、和顺中心县委书记,晋东游击队政治部主任。1943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太行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桐柏一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桐柏区委组织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郑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广州市委第二书记、代理第一书记,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天津市委第二书记,国家建委副主任。是中共七大、十大、十二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

上一篇: 纪念广州起义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篇: 中共广州市委的建立重建暨机构变迁(1927.4.22--193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