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简称独一中)队部旧址在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涌边村陈氏祖祠。

1938年12月下旬,广游二支队在顺德陈村抗击日军后,转移到禺南,司令部设在石涌村。直属队70多人,队部设在涌边村陈氏祖祠。193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广游二支队里建立了不公开的党支部,支部书记刘向东,并以石涌村、涌边村为据点开展了对广游二支队的整训,使广游二支队成为党领导的革命队伍。
1940年9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决定利用广游二支队的名义,在珠江三角洲建立一支八路军式的人民军队。该部队以林锵云同志领导的顺德游击队为基础,加上从番禺、中山等地抽来的同志组成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简称独一中),作为党的骨干武装部队,直属中心县委领导指挥。刘向东同志与广游二支队吴勤商定,谢立全(化名陈明光)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教官,谢斌(化名刘斌)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参谋。谢立全和谢斌都是中共中央从延安派来的干部,谢立全原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大队政委,谢斌是抗大三分校大队长,他们于1940年5月到达广东,8月由广东省委分配到珠江三角洲工作,任中共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
1940年10月初,独一中在沙湾涌边村宣布成立。涌边村地处沙湾青萝嶂东麓,北滨市桥水道,东南距沙湾约3公里。村的四周是稠密的簕竹和树林,村内40多户人家。独一中在这里成立,林锵云任中队长,黄柳言任指导员,战士50多人编成两个小队,第一小队队长梁冠、第二小队队长王流。独一中成立后,由谢立全、谢斌指挥并以八路军的建军要求,进行严格的军政训练。独一中武器装备相当差,没有机枪,只有一些单响、九响等旧式步枪,短枪很少,弹药缺乏。他们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部队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成为广游二支队的骨干武装。
独一中成立不久,大汉奸李辅群(李塱鸡)发起进攻沙湾。沙湾是禺南大乡镇,驻有广游二支队何成大队。何成,花名周仓成,原是沙湾地方实力派之一,他在广大人民抗日救亡热潮中受到熏陶,吴勤和刘向东向他做了大量工作,他思想倾向于抗日,加入了广游二支队,人员编为第二大队。何成利用广游二支队的声威和影响,控制了沙湾。李辅群阴谋乘独一中在涌边村立脚未稳而一举消灭之,决意进攻沙湾。
11月14日(农历十月十四)清晨,日、伪军近1000人分成两路:一路五六百人,从禺南渡头沿公路向沙湾进攻广游二支队何成大队。日、伪依仗着大炮、机枪的火力,集中轰击沙湾的炮楼。沙湾乡火光冲天,枪炮声震撼大地,硝烟呛人,弹片、瓦片横飞。何成部只有五六十人,应战仓促且无险可据,抵抗一段时间后就边打边退,转移到涌边村与独一中汇合。留下一个班在沙湾红泥岗据炮楼固守,该班战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与敌伪血战到底,最后全班战士壮烈牺牲。
同时,另一路伪军400多人在日军督促下,进攻涌边村、石涌村。敌人在数挺轻、重机枪猛烈火力掩护下,从涌边村村北和村东南两个方向向独立第一中队发起进攻,并派出巡逻艇封锁了江面,控制了通向古坝的小路。谢立全、谢斌、林锵云率领独一中战士,迅速冲上村后的小山。他们根据平日对周围地形观察,指挥战士编成作战小组分别隐蔽在山头的坟丘间,迎击敌人。战斗持续到下午3时多,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取得了胜利。战斗中,独一中的指战员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打垮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显示了独一中的军威,保存了自己,鼓舞了人民的抗战信心。群众都说:“吴勤的队伍真猛!”战斗后,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和独立第一中队转移到顺德西海,开辟新的根据地。
涌边村陈氏宗祠于1995年重修,现建筑物完好,在祠堂内举办番禺和沙湾革命展览,为沙湾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修时在一进墙处镶一石碑,碑文如下:
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
一九三八年秋,日寇侵占广州后,广游二支队司令吴勤于十二月率支队直属队进驻涌边、石涌,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翌年三月,中共在支队直属队建立党支部,刘向东任书记。一九四〇年十月,中共直接领导的广游二支队在涌边成立独立第一中队,并以涌边陈氏祖祠为队部。林锵云兼任中队长,黄柳言任指导员,从延安派来的军事干部谢立全、谢斌驻队加强领导,按照党的建军原则进行严格训练。十一月十四日伪军大举进攻沙湾,同时向我涌边、石涌两村疯狂进犯,该中队在两村人民积极支持配合下,英勇战斗奋力抗击数倍于我之敌,敌人先后十多次猛烈进攻均被我军击退了。嗣后,在沙湾、西海、韦涌等历次战斗中该中队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广游二支队的骨干队伍,为以后组建珠江纵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涌边村陈氏祖祠历史悠久,明、清期间曾两次重修。明代著名学者陈白沙所书门楣石额亦属珍贵文物。两村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所做贡献,尤堪嘉许。兹值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沙湾镇人民政府特拨巨款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支持重修旧址,以昭景仰。
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重修领导组立
公元一九九五年秋月吉日
旧址所在的陈氏祠堂坐北向南,宽11.24米,深27.3米,总面积306.85平方米,白石墙基,青砖墙,石库门两进。硬山瓦顶,灰塑大脊。地面铺白石,或红色阶砖。
2017年5月,该旧址被评为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