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州人物>英烈名录
刘胜侣
  • 来源: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7-16
  • 浏览数:

  1928年2月,花县发生了闻名的“公益村事件”,县委机关遭受敌人的破坏,五名共产党员不幸被捕,不久壮烈牺牲。在这五位不屈的共产党人当中,有一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叫刘胜侣。

  刘胜侣,1907年出生于花县花山杨村。其父刘润深游手好闲,厌恶农活,并染有吸大烟的恶习,弄得家中一贫如洗。母亲在胜侣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刘胜侣的外婆不忍心让外孙跟着那个吸毒成性的父亲受罪,便把他抱回仙阁村抚养。

  刘胜侣十岁那年,外婆节衣缩食送他进私塾上学。一年后,堂叔父刘润河接他回杨村就读。刘胜侣读书勤奋。刘胜侣的舅父欧阳果清是广州的一名小建筑商,见胜侣聪明沉实,便把他接回仙阁村读了两年书,然后带他到了广州。不久,胜侣便成为替舅父管账的好帮手。

  1924年春,刘胜侣从广州回仙阁探望外婆,获悉陈道周在仙阁创办了育群小学,并得知这所学校是传授新文化的,很想回乡继续读书,得到舅父欧阳果清同意后便回到仙阁读书。

  陈道周见他为人爽直诚恳,学习勤奋,肯接受新事物,便倍加培养。

  1924年4月的一天,刘胜侣参加了由陈道周主持召开的秘密会议。到会的还有教师侯凤池、严湛芬,学生侯静山、侯仰峰。会上通过陈道周的介绍和讲解,刘胜侣懂得了C·P· (共产党)和S·Y·(青年团)的性质、意义以及权利和义务。当陈道周询问他们几个学生是否愿意加入团组织时,刘胜侣等均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陈道周又说;“加入组织,就意味着要为之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能做到吗?”刘胜侣坚定地答道:“能!”4月28日,刘胜侣由陈道周介绍,与侯仰峰、侯静山等人一道正式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花县团支部成立,刘胜侣担任团支部委员。团支部5月2日举行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活动,刘胜侣等支部成员积极宣传发动学生参加。这天,他们带着学生五十多人手执小旗在县城街头游行,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内万恶军阀!”等口号。刘胜侣还站在街头演讲,听众越聚越多,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后,阮啸仙、郭瘦真在1924年5月14日的《团粤区委报告》(第十七号)中提到这次纪念活动,表扬说:“该处同志联络学生五十余人纪念巡行,……复分途演讲,颇为努力,此诚花县向来未有之创举。”

  国共合作后的花县各乡,在共产党员的努力下,农民运动空前高涨。九湖、元田、宝珠岗等乡村率先成立了农民协会,贫苦农民开始觉醒。陈道周、侯凤池等抓紧时机,带领刘胜侣、侯仰峰等支部成员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号召广大农民进一步组织起来,反对地主豪绅的压迫。农历四、九和二、七分别是两龙圩,推广圩的圩日。每逢圩日,团支部即组织宣传队到圩上宣传。刘胜侣每次都积极参加。他们手拿写有“花县农会宣传队”的旗子,来到人们乘凉的祠堂里,榕树脚下,摇着“叮叮当当”的铜铃吸引更多趁圩的村民聚过来。在陈道周、侯凤池演讲的时候,刘胜侣和侯仰峰还负责维持群众秩序,使演讲能够顺利进行。这样,听的人多,宣传面广,收效甚大。越来越多的农民纷纷加入农会组织。由于花县团支部在农民运动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因而被当时的团粤区执行委员会赞扬是“同志活动能力较好”的区直辖支部,并指示花县团支部要在近期内成立团地委。

  1924年10月10日,广东买办头子陈廉伯在广州发动商团叛乱。驻韶关、曲江的北伐军接到平叛命令后,即回师广州救援。花县“田主维持会”和反动商团勾结起来,秘密集会,企图派人撬断粤汉铁路新街路段,以拦阻北伐军乘坐的火车。花县农会负责人得知消息后,一边派人飞报上级,一边组织大家保护铁路。当时刘胜侣正在家中吃饭,闻讯后即放下碗筷参加了护路,并和侯仰峰及其他农会会员一道张贴布告,揭露敌人的阴谋,终于使敌人的反动计划没有得逞。

  由于工作需要,县农会负责人经常要与各乡村的农会领导保持联系。县农会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机智勇敢的刘胜侣。送信及联络是件十分辛劳的差事,一个来回就是十多里路,还要时时防备民团的袭击。刘胜侣每次都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刘胜侣的舅父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时常劝刘胜侣说:“你这样下去太危险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出事的。家里就又剩下你一个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对得起你母亲呢?还是回来帮我管账吧,这样既能挣钱又安全。”刘胜侣却说:“舅父,我们农民只有起来闹革命,才有出头日子。为大众而死,虽死犹生,为自己活着,虽生犹死!”舅父说服不了刘胜侣,只好摇头叹息。

  1925年1月1日,刘胜侣被党组织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第三期学习。刘胜侣年纪虽小,但学习认真,认真做笔记,课后还反复琢磨教员讲过的知识。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刘胜侣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几个月后,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结束了在农讲所的训练。在学习期间,他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刘胜侣先留在农民部工作,7月,以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的身份与侯凤池一道被组织派往曲江县一带开展工作。他们每到一处都一头扎到贫苦农民家中,吃住在一起,向他们传播革命道理,宣传新形势。农民见他和蔼亲切,都乐意跟他接触和交谈。当地的农民领袖欧日章、梁展如、叶凤章等人得知刘胜侣是省派来的农运特派员后,非常兴奋,经常向他请教。在刘胜侣的引导下,他们思想觉悟提高很快。在刘胜侣等共同努力下,大批农民兄弟参加了农会,并开展减租减息,反抗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到了1925年秋,曲江县成立农会有 80余乡,会员8000余人。10月20日,在刘胜侣等人的具体指导下,召开了曲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彭湃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刘胜侣在会上讲话,总结了曲江农民运动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问题,强调指出:组织了农会,还不能说农民取得了政治上的胜利,还须加紧斗争,直到地主阶级的权力全部被打下而为农会取代为止。农会的权力必须掌握在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人手中。刘胜侣精辟的演讲,赢得了到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1925年12月,刘胜侣、侯凤池吸收发展欧日章、梁展如、叶凤章等优秀的农会干部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共曲江县支部。欧、梁、叶三人以后都成为曲江杰出的农运领导人。这期间,刘胜侣的足迹遍布曲江各乡村,指导他们成立农会,建立农民自卫军,还吸收了一些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加入共产党。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花县一些党员连同支部书记刘伯强惨遭杀害。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花县党支部根据省委的指示,组建了中共花县县委。刘胜侣奉命回到花县协助工作。县委分工刘胜侣担任与上级党组织联络方面工作。他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秘密奔走于香港、广州、花县,清远、韶关等地,把上级的指示和县委的要求带到各地。1927年底,刘胜侣到香港向省委请示工作。临走时,省委负责人交给他一封给朱德的密信,要他务必亲手交给当时正在湘南、仁化一带活动的朱德。刘胜侣巧妙地避开敌人的搜查,几经周折,终于将密信送到朱德手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27年11月中旬,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发出指示,西北江农民立即组织暴动,为夺取全省政权作准备。是年12月,为支援清远暴动,刘胜侣和侯桂平、刘绥华、张耀东、黄伯华等率领农军一百六十多人开赴清远参加战斗。战斗打响不久,清远的刘清和花县的县委书记刘绥华等六人不幸被敌人俘获,刘胜侣、侯桂平等人急忙商量解救,最后使六名战友脱险。

  暴动结束后,花县农军星夜撤回花县,得到广州起义爆发的消息,刘胜侣不顾连日疲劳,即与部分农军奔赴广州参加战斗。随后又接受了起义指挥部的命令:回花县破坏粤汉铁路,阻止敌军南下增援。刘胜侣带着这个指示与侯立池赶回花县,组织人员执行任务,把军田至乐同之间的铁路拆毁一段,成功地拖延了敌军的增援时间。

  1928年1月15日,北江特委任命刘胜侣为花县县委常委。他和县委其他领导成员一起负责改组旧县委、成立新县委的工作。

  2月17日晚,刘胜侣等县委负责人以及由省委派来的陈汉元在公益村教堂内召开全县党员大会。会议到深夜散会后,附近的同志回家歇宿,远地的同志就在县委机关里过夜。就在他们熟睡之际,由于叛徒卢翰告密,广州市公安局保安总队出动三百多人,包围了公益村,刘胜侣等十三人和一批革命群众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枪口,刘胜侣镇定自若,他轻蔑地扫了敌人几眼,随手拿起一张毛毡披在身上,昂然地走出大门。门外已围着一些闻讯而来的群众,刘胜侣不断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场群众无不为之感动。

  刘胜侣等人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敌人见刘胜侣  年纪最轻,便企图在他身上打开缺口。他们施用了惨无人道的“吊飞机”毒刑。痛苦异常的刘胜侣几次昏死过去,醒来后仍紧咬牙关,对党的秘密只字不吐,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贵品质。

  1928年2月21日,刘胜侣和他的战友们被敌人押到了曾洒过无数烈土鲜血的红花岗,英勇就义。

上一篇: 刘华 下一篇: 龙塘三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