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羊城揽胜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
  • 来源:涓叡骞垮窞甯傚鍏氬彶鏂囩尞鐮旂┒瀹�
  • 日期:2011-12-23
  • 浏览数: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位于天河区水荫路113号动物园东侧。全园占地面积52840平方米;是为纪念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日战役中光荣牺牲的十九路军将士,并由华侨捐资于1933年建成的。园内有凯旋门、先烈纪念碑、题名碑、将士墓、战士墓、抗日亭、先烈纪念馆等7处纪念建筑物。是全国唯一纪念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为国捐躯将士的陵园。

1932128晚,日本侵略者悍然出动海陆空三军向上海闸北大举进兵,挑起了“一二八”事变。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率所部第十九路军奋起抗击日寇,随后,张治中将军也率第五军赴沪参战。抗日将士勇猛杀敌,以三万之师拒敌十万之众,以劣势装备与拥有飞机、军舰、坦克、大炮等精良武器的日军激战33天,前后大小一百余次战斗,毙伤敌人一万多人,迫使敌人三易主帅。国民党政府却采取妥协政策,迫使十九路军撤退。此次战役,我阵亡将士达四千余人,由于十九路军大部分将士原籍两广,因此烈骨运回广东葬在这个陵园以慰忠魂。

“一二八”战役后,决定把正在建筑中的十九路军前身即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公墓改为“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原建筑由留美回国的建筑学家杨锡宗设计并监造。主体建筑均用花岗石砌成,是一座富有罗马建筑特色的陵园。

陵园入口处是一座高13.4、宽11的“凯旋门”,门楼正、背面额书分别为林森、宋子文所题。

陵园主体建筑为“先烈纪念碑”。在柱廊前的中央巍然耸立一座高19.2的圆柱体纪功碑。底座镌刻“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先烈纪念李济深敬题”。纪功碑正面立有一威武雄伟的铜铸荷枪战士塑像,正面台阶石栏基上卧伏2对铜狮,排列有8个铜铸宝鼎。

柱廊两边为门亭,左亭墙有林森撰书《十九路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碑文,右亭墙有胡汉民撰书《十九路军公墓纪念碑》。纪功碑前宽14、长100的主墓道直达“抗日阵亡将士题名碑”,高7.7的方柱形花岗石碑上镌刻着1951位先烈的英名;在题名碑东侧的“淞沪抗日暨历役革命阵亡将士公墓”,202座坟墓整齐有序的平卧在墓地中。题名碑西南角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战士墓”共有坟墓190座。在题名碑的南面,建有“抗日亭”。

位于将士墓南面的先烈纪念馆,占地面积413平方米,为典型的西方古典建筑风格,是当年供人们拜祭时歇息的地方,1981年辟为淞沪抗日纪念馆,馆内以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十九路军爱国军队淞沪抗日的英勇事迹。

上一篇: 陈氏书院 下一篇: 黄埔军校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