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 庚(rong geng)(1894.09.05~1983.03.06) 中国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国家二级教授。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受家庭环境熏陶,立志研究古文字。1913年开始研习《说文古籀补》和《繆篆分韵》,萌发补辑之意。1917年中学毕业后,从事金石文字采集工作。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当研究生。期间出版《金文编》,是中国继《说文古籀补》之后在编纂体例和方法上有新突破的第一部金文大字典,深得学界推崇。1926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当讲师,翌年转入燕京大学任教授。期间,主编《燕京学报》;对商周青铜器制度及其铭文进行深入研究,完成《秦汉金文录》、《续金文编》;对宋清的吉金图籍进行整理和研究,写成《宋代吉金书籍述评》、《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考》等著作。1927年起,兼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有机会接触铜器原物,开始有计划清理传世铜器。先后编印了《宝蕴楼彝器图录》、《武英殿彝器图录》、《海外吉金图录》等,收入近800器,并撰写《殷周礼乐器考略》、《汉代服御器考略》、《颂壶考释》、《秦公钟簋之代》等论文。1934年倡仪成立考古学社,出版《考古社刊》。1933年起专事商周青铜器研究。1941年完成《商周彝器通考》,标志着中国青铜器的研究从旧式的金石学迈向近代考古学。1946年,任广州岭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主编《岭南学报》。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任中山大学教授。课余继续从事古文字和古铜器的研究,著有《甲骨学概况》、《殷周青铜器通论》、《清代吉金书籍述评》等。对旧作加以修改和补充,出版第三、四版《金文编》,《宋代吉金书籍述评》,《鸟书三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珍藏的 200多件商周铜器、1000 多件历代书画、数万册古今图书陆续捐献给国家。晚年辑述《丛帖目》、《历代名画著录目》、《颂斋所藏所见书画小记》等大型工具书。终身从事教育和学术事业,讲述金石学、文字学、甲骨学、考古文字学、简体字、说文解字研究等课程,为国家培养了几代古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专门人才。出版专著30部,发表论文和其他述作近100篇,总计达 800 万字。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