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市情>广州市情>广府文化
随时代变迁的广州服饰
  • 来源: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14-11-12
  • 浏览数:

本世纪3040年代,广州地区公务人员多穿中山装、西装;工商界穿西装、便服、长衫;劳动群众穿唐装、便服;青年学生穿企领文装、衬衫、西裤,女生穿白衫、黑裙或长衫。

5060年代,男性比较流行的有中山装、军干装、列宁装、工人装、乌克兰装、夏恤、衬衫或民装;女性大多穿衬衫、列宁装、花裙、西裤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都以中山装、革干装、红卫装、军装、西裤、衬衫为服,极少新奇服装式样,以黑、蓝、黄、白的颜色居多。

70年代中后期,广州服装受港澳影响,盛行喇叭裤,不仅在青年男女中流行,且影响到中老年和小童裤型。猎装是70年代后期在男士中流行的,柔姿装是女士们追求的时装,还有较流行的太空装(褛)。

80年代以来,西装热兴起于广州,其后盛行全国,以1988年为全盛时期。广州的专营时装店、时装集市、灯光夜市,西装衫裤款式新颖,琳琅满目。随之而兴起的是茄克衫(机恤),几乎取代中山装、军干装而成为日常工作便服。此后,西装、茄克衫成为男士们时兴服装的两大流派。女士们的服装则以裙、旗袍(加外套)、牛仔裤、西装、衬衫等为主。

木屐、饰物木屐,古时广州人又称裸埌。粤人多尚屐,平时走路、冲凉(洗澡)、乘凉或就寝前皆穿用。木质多为抱木,此木生于水松之旁,质柔;乘湿刳之,干后韧性强,名之为抱香屐。也有用杉木、杂木制成的。以往新会人喜穿朱漆屐,东莞人崇尚花绣屐,均以质轻为贵。广州人则两者兼而有之。清末民国初期的广州男性,有个别轻薄者长裙散屐,人们呼为“裙屐少年”。

镯广州中老年妇女多在左手腕带上玉镯,也偶尔见个别小孩手脚戴上锡制的镯,以图吉祥。

簪指妇女插髻的首饰。现广州妇女基本上不梳髻,便很少用簪,偶然见到个别中老年妇女梳髻用簪,多为原水上居民。

耳环以往广州民间风俗,妇女穿耳戴金、银耳环成风,富裕人家妇女多戴金、白金、玉等耳环,贫穷者也戴银、锡耳环,或铜制的“朱义盛”镀金耳环。

上一篇: 广州人的饮食习俗(一)——日常饮食 下一篇: 广州人的饮食习俗(二)——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