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州市情网
微信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馆

首页>广州党史>党史大事记
1965年
  • 来源: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 日期:2020-05-09
  • 浏览数:

市委、市人委慰问下乡务农知识青年 

1月3日至17日,市委、巿人委组成慰问团,慰问从1961年以来陆续下乡务农的广州知识青年。

1964年是广州市历年来知识青年下乡务农人数最多的一年。一年中先后有1.1万多名知识青年到省内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插队落户或到一些国营农场、林场、畜牧场、养殖场参加生产劳动。从1961年算起,全市下乡务农的知识青年已达2.2万多人。几年来,他们在当地党和政府领导下,不断锻炼成长, 涌现了不少先进生产者、积极分子和”五好”场员。在春节来临前夕,市委、市人委组成慰问团对他们进行慰问。市下乡知识青年慰问团由市委常委、广州市副市长钟明任总团长,副市长胡楠卿以及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易铸、高自强、王耀华、张文、李庆林、甄锡培、方纯仁、孔庆余、邓俭、黄永湛等任副总团长。慰问团下设11个分团,由本市各有关机关、团体、学校、街道干部和部分下乡知识青年家属组成。慰问闭从1月3日陆续出发,分别到东莞、增城、惠阳、中山、番禺、英德、台山、珠海、花县及本巿郊区等地慰问插队、插场的本市下乡知识青年,向他们分发市委和市人委的慰问信、礼物和广州市各界人民赠送的大批图书、文体用品,了解他们下乡后的劳动、生活、学习情况,鼓励他们更好地扎根农村,在革命化、劳动化的道路上更大踏步地前进。

 

全市进行河涌大清理 

1月19日至25日,广州市大打清理河涌歼灭战。平均每天出动3.8万人,80多辆汽车,50多艘船,提前完成5条臭水涌的彻底清理工作,共淸理漱泥、垃圾1.7万立方米。规模之大、清理之彻底,是解放以来所未有。在清理河涌突击运动中,中南局、省委、市委和广州驻军、广州铁路局等单位的领导同志参加了卫生积肥劳动。

 

广州市工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月25日至29日,广州市工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市总工会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08人,列席代表638人。市委第一书记王德,市委书记处书记、巿长曾生,巿委书记处书记梁湘,省总工会主席梁广,市委常委刘士杰,副市长胡楠卿等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中召开的。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职工,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基础上,“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为中心,开展比、学、赶、帮和增产节约运动,大力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会议中,市委书记处书记焦林义作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为中心, 掀起1965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的讲话。焦林义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向全体代表和全巿职工表示祝贺,接着阐述了国际国内的大好革命形势,说明了深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远意义,指出了 1965年的总任务,并对完成1965年的总任务,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出了要求。工会副主席梁超作了《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当前工会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生产为中心,从生产上、生活上、政治上、思想上全面关心职工群众,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运动,推动“五好”竞赛,为迎接新的生产高潮而奋斗。

大会通过了广州市工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决议,选出市总工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委员62人,候补委员19人,经审委员7人,并由执委选出正、副主席4人、常委13人,范劲夫继续当选市总工会主席。

 

市政协召开四届一次会议 

2月7日至13日,政协广州巿第四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出席246 人,列席57人。这次会议是在三年经济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目的是利用大好形势,大振人民的革命精神,促进生产高潮,“推动民主人士加强自我改造”。会议贯彻了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和全,政协四届一次会议精神,号召全体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敞开思想,对形势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问题进行讨论。

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德所作的《承认阶级斗争、积极改造自己》的报告;副主席罗培元作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梁尚立传达了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与会同志列席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市长曾生作的广州市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委员们对报告中谈到广州市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感到兴奋,表示要对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作出更多的贡献。

会议通过了决议,提出今后要继续推动各界人士同全市人民一道,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周围,在中共广州市委的具体领导下, 同心协力、拥护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一切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措施, 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根据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和围绕巿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政治活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有关人民团体的联系,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批评;积极推动各界人士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特别是加强“兴无灭资”的阶级斗争的教育;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加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会议选举王德为市第四届政协主席,曾生、谢志光、侯富山、罗培元、李达潮、林志澄、饶卫华、曹冠英为副主席,罗培元兼秘书长,选举常务委员83人,成立常务委员会。

 

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月8日至12日,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会471人。会议的主席团成员是:文迅、方少逸、方文瑜、方君壮、王德、邓俭(女)、邓耀光、卢识辉、冯少珍(女)、冯标、孙乐宜、刘士杰、刘远生、伍觉天、杜祯祥、李广祥、李达潮、李民、李良枫、李辉、陈小茶(女)、陈汉滔、陈伊林、陈秋安、陈鸿楷、林西、林克明、罗培元、范劲夫、姚碧澄、纪锦章、胡楠卿、徐亮、徐剑鸣、马文云、马尔提、马景廉、高崑峰、梁湘、梁尚立、梁煦、黄克夫、黄榕增、张文、张瑞权、曾生、焦林义、彭水先、杨润、杨毅、司徒梅芳(女)、蔡若明、薄怀奇、钟明、谭鉴。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总结两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认清形势,“以阶级斗争、以社会主义革命为纲”,以生产为中心,大力组织工农业生产,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广州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听取并批准了市长曾生代表市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副市长纪锦章关于1964年决算和1965年预算的报告。会议提出1965年的主要任务是”以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为纲”,以生产为中心,继续开展比、学、赶、帮和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大力组织工农业生产新高潮,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1965年的经济计划而奋斗。市委第一书记王德到会作了讲话,讲话中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大好形势,详细讲解了《二十三条》的主要精神,并提出了组织生产高潮的意见。

会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査报告、预算审査报告和提案审査报告,作出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议。会议选举曾生为广州巿市长,孙乐宜、钟明、纪锦章、李广祥、杨毅、罗培元、林西、李辉、胡楠卿、陈秋安等10人为副市长,并选举34人为人民委员会委员,组成新一届广州市人民委员会。

 

市委、市人委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2月9日,巿委、市人委在越秀山体育场召开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会议的任务,是动员全市贫下中农,大振革命精神,大鼓革命干劲,掀起农业生产新高潮,同时,号召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夺取农业大丰收。参加会议的有郊区、花县、从化县、市属国营农场的3万贫农、下中农代表,国营农场工人代表,各县公社、生产队部分干部及本市工人代表1万人。陶铸、陈郁、王首道、赵紫阳、王德等中南局及省、市负责人参加了大会。

 

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曾生在大会上讲话。他号召贫下中农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全面发展农业生产,掀起1965年农业生产新高潮。副市长杨毅作题为《〈二十三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力武器》的讲话。贫下中农代表和工人代表在会上发言表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夺取今年大丰收。大会通过了《广州市贫农、下中农代表大会倡议书》。召开这样规模的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是广州解放以来的第一次。

 

市委、市人委召开广州市工人代表大会 

2月10日上午,市委、市人委在越秀山体育馆召开工人代表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文教卫生、手工业及街道等各个战线的先进生产(工作)者和老工人共3万多人。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市工人、劳动人民迎接当前大好形势,大振革命精神,大鼓革命干劲,掀起生产建设新高潮,促进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高潮。中央委员、全国妇联主席蔡畅,中央委员、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广东省省长陈郁, 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吴芝圃,中南局候补书记李一清,省委书记处书记曾志, 市委第一书记王德,市委书记处书记焦林义,市委书记处书记、巿长曾生, 巿委书记处书记杜祯祥,市委秘书长王炎光,副市长孙乐宜、钟明、纪锦章、罗培元、林西、胡楠卿,广州军分区司令员刘远生,市总工会主席范劲夫以及巿委、市人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出席了大会。

巿长曾生在会上首先讲话。他指出:这次大会是大振革命精神的大会, 是组织今年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誓师大会。他还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大好形势;赞扬了广州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号召全市工人鼓足更大干劲,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掀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

市委秘书长王炎光就城巿社会主义教育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等问题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阐述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接着指出了今年的总任务,并就如何完成今年的任务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二是要发挥工人阶级的监督作用,学习人民解放军,实行四大民主(政治、生产、财务、军事四大民主);三是领导机关要实行彻底革命化,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四是各部门、各方面都要围绕工业生产,认真做好服务工作,掀起今年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完成和超额完成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

 

市第二届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3月24日至27日,巿召开第二届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工农业生产战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机构,大中学校有关业务部门的科学技术人员, 工农技术革新能手等1000多人参加大会。参加会议的领导有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省长陈郁,中南局书记处书记、副省长林李明、刘田夫等。市委第二书记焦林义到会作了近几年来广州市科学技术工作情况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市委第三书记曾生作会议总结。

 

大会总结了 1959年第一届科学技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交流了经验;讨论确定了 1965年科学技术工作方针任务。要求全市科技工作者要实现思想革命化,使科学技术工作与生产建设紧密结合,更好地为当前生产服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委员会,赖大超为主席,林克明、罗雄才、廖辛元、姚碧澄、关炼、李燮华为副主席,委员121人。

 

市委要求办好半工半读学校 

2月23日,市委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领导小组向市委提交了《关于试行半工(农)半读教育制度若干问题的请示报告》。报告称:本巿自1964年下半年试办半工(半农,下同)半读教育制度以来,全市已办半工半读的各类职业学校、劳动大学、农业中学共65间,有学生8553人,“初步见到效果,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受到群众的欢迎”。问题是一些干部和群众对这一新的制度的“伟大战略意义认识不深刻”;学生的出身成分比较复杂;干部不足和师资缺乏;经验不足。报告根据刘少奇关于“五年试办,创造经验, 十年全面推广”的指示,提出本巿试办半工半读学校的方针和要求,以及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出:今明两年主要仍是“试办”,“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推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

3月29日,市委对《报告》作了批复,要求各战线、各部门都“必须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支持半工半读学校,务必把它办好。并要树立样板,取得经验,以利于今后逐步推广。

8月12日至23日,巿召开第一次半工半读教育工作会议,巿委常委、副市长钟明到会讲了话。会议指出:从1964年9月至今,全市创办了各种半工半读学校23间,已有学生4700人,专职教师、干部5000多人,兼职教师600多人。中等以上各类型半工半读(农)学校增加到75间,本学期招生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

 

广州各界20万人集会游行,支持多米尼加人民的反美斗争 

5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各界1万多人,在广州体育馆集会,强烈抗议和严正声讨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多米尼加,表示坚决支持多米尼加人民的抗美卫国斗争。省委候补书记李子元,省委常委、市长曾生,副省长李嘉人、郭棣活、杨康华、黄洁,巿委书记处书记薄怀奇,广州市副市长林西、陈秋安,广东省军区首长刘兴隆,广州军分区首长杜民锋,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席张酴村,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副主席饶卫华以及各民主党派省市地方组织、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参加了大会。在广州的外国友人及留学生、实习生等也出席了大会。

大会由广东省副省长、“和大”广东省分会主席李嘉人致开幕词,广州市巿长曾生讲话。曾生在讲话中代表广东省、广州市各界人民表示:坚决拥护毛泽东主席和我国政府关于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的声明。对美帝国主义血腥镇压多米尼加人民的新的侵略罪行,表示最强烈抗议和最严厉的声讨,对多米尼加人民表示最坚决的支持和最崇高的敬意。来自越南南方、古巴、坦桑尼亚的外国朋友也在集会上讲了话。

在举行万人集会的同时,省市各界人民纷纷走上街头,参加气势磅礴的示威游行,至下午已达20多万人。他们高举写着“反对美帝国主义武器侵略多米尼加!”“胜利一定属于多米尼加人民!”等标语牌、漫画牌和红旗,高唱革命歌曲,高呼战斗口号,表达了省、市人民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美爱国斗争的决心。

  

市委要求把学毛著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5月24日至31日,市委召开了宣传工作会议,号召全市干部群众在“突出政治”中学习毛主席著作。会议着重检査总结了 1964年以来全巿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成绩和经验,强调进一步“突出政治”,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巿委直属单位、市委机关、各区(县)、各重点工商企业的党委和政治部门、宣传部门领导干部,以及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单位的代表和学习积极分子,共400多人,另有5500多名党员干部听取了会议上的报告。会议期间,市委第一书记雍文涛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巿委宣传部长黄庄平作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的报告。雍文涛在讲话中着重阐明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伟大意义,要求到会同志把学习毛主席著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它看做是当前重要之中最重要、根本之中最根本的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好毛主席著作的学习,并且使每个人的学习落实到思想改造中去,落实到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去,使毛泽东思想真正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锐利武器,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前进。

为了更好地贯彻宣传工作会议精神,6月28日,巿委发出《突出政治,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通知。对在“突出政治”中学习毛主席著作提出5 点要求:(一)各级党委要认真宣传贯彻市委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做到“三个带头”、 “四个首先”、“五个抓”(“三个带头”:带头学、带头用、带头宣传。“四个首先”:布置工作首先布置学习毛主席著作,检査工作首先检査学习毛主席著作,汇报工作首先汇报学习毛主席著作,总结工作首先总结学习毛主席著作。“五个抓”:抓领导、抓思想、抓组织、抓检査总结、抓样板)一抓到底,切实抓好。(二)县以上干部要大学辩证唯物主义,大破形而上学。凡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要认真学好毛主席4篇哲学著作,局长以上干部还要有计划地通读马、恩、列、斯和毛主席的30本书。(三)各级党委主要成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可以组成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心组,以便结合工作进行学习和讨论。其他干部按学习内容和需要编组。干部学习一般规定在星期六下午、晚上。自行安排的,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小时。(四)各级党委要组织一支学习积极分子队伍,并要有负责同志亲自培养样板。(五)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的助手作用。

 7月1日至15日,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在广州举行。共有20个剧种、40个戏剧团体、3000多名戏剧工作者参加,共演出7轮,来自广东省和广州市的1300多名文艺工作者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它使广州成为继北京、武汉以后,全国第三个上演这台大型音乐舞蹈的地区。该剧演出至1966年3月8日结束,共演出200场,观众85万人。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中南局和省、巿领导观看了该戏演出。不少港澳同胞专程回穗观看演出。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广州上演

 

 

市委部署城市“四清”运动 

7月3日,市委向省委作《关于城市四清运动部署的报告》,并得到省委的同意。报告认为:广州地处国防前线,根据战备和生产的需要,城巿“四清”运动应继续坚持集中力量打扦灭战的方针,严格按照6条标准的要求,抓得更紧一些,搞得更快一些,半年左右搞一批,全市运动在1967年底结束。

市委部署“四清”运动的原则是:以工交战线为主,兼顾其他战线。具体方案是:工业战线的34.3万人,除试点单位巳搞3.2万人外,尚有31.1万人,下一批先搞9个生产行业共15万人,余下的16万人,明年上半年搞完; 市区60条街,要参加运动的有24万人,除巳搞的3条街1.45万人外,尚有22.55万人,今年下半年与明年上半年各搞4条街约3万人,余下的49条街19.5万人,待工交战线结束后,再集中力量分两批搞完,1967年上半年基本结束,下半年扫尾;财贸战线,除已搞的7000人外,尚有10万人,下一批先搞第一商业局、粮食局、财贸局所属单位2.1万人,余下的分两批,明年底搞完;文教系统3万人,除已搞1800人外,下一步先搞卫生局所属单位的4700人,余下的再分两批搞完。市委认为,根据这个方案,工作队人数要适当增加,由现有的4600人增加到6700人。工作方法上,要加强运动的领导; 要根据不同情况有区别地派出工作队;可以按行业将几个单位串起来,组织一个工作队去开展;居民集中的地方可适当召开若干大会;面上组织干部学习《二十三条》,号召干部自觉革命,“放包袱”,主动整改。

根据市委的部署,到1965年12月,全市已有500多个单位开展了“四清”运动。

 

市委、市人委动员疏散城市人口 

7月14日,市委、市人委发出《关于成立广州市疏散城市人口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在年内疏散10万人,1966年再动员疏散10万人。早在5月20日,市委在上报给省委并中南局的《关于当前备战的几项主要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就已提出“疏散10万常住人口”的任务。6月1日,巿人委制定《关于动员疏散广州市城巿人口的工作方案》,指出这次动员疏散是远距离的长期的疏散,既是适应当前备战工作的需要,也是为了减轻城市负担,支援

农业生产,加强山区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政治任务”。7月12日,巿委批转巿委宣传部《关于全面展开以援越抗美为中心的备战宣传动员的请示报告》,为备战疏散工作做了舆论准备。

9月4日,市委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市委第三书记曾生作了《进一步动员起来,积极做好备战疏散工作》的报告。报告要求党员干部:(一)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克服麻痹思想。(二)要动员起来,做好备战工作:一是有计划地搬迁部分工厂企业、仓库、机关、学校、医院到农村或后方去;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干部、职工家属;三是疏散那些疏散后对工作没有影响的机关、企业中老、弱、病、残人员;四是大力疏散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五是搬迁监狱,组织”四类分子”参加农村劳动或强制回乡。(三)要团结一致,克服困难,认真做好疏散工作。(四)要做好疏散的宣传动员工作。会议同时印发了广州市战备领导小组《关于干部职工家属疏散的几项具体规定》。《规定》对疏散人员的户口,粮食供应,路费,棉、布补助,医疗费,子女转学,住房和自留地,劳动,探亲,疏散证等问题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但由于这项工作难度大,到1965年底,实际只疏散了 3万多人。

 

市委发出《坚决制止“五多”》的指示8刀5日,巿委发出《坚决制止“五多”》的指示,随后于8月18日召开反“五多”(会议多、文件多、表报多、加班多、活动多)活动分子大会, 动员贯彻反“五多”指示。

 

指示认为:1965年开展机关革命化运动以来,反“五多”的斗争收到很大效果:但近来,“五多”又有抬头。“五多”是思想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工作作风上的官僚主义,组织原则上的分散主义。”五多”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是党的工作的大敌。大敌当前,有打倒之必要。并要求各级领导,都应负起这个责任。

指示指出:反对“五多”,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此,要认真阅读毛主席《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著作。其次,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如市委在机关革命化运动中发布的有关控制会议、文件、表报等的规定,并明确规定: 基层单位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统一安排上级机关布置下来的工作;有权统一安排职工的业务活动。其他部门不得加以干涉、改变。再次,要发动群众反“五多”。群众身受“五多”之害,有强烈的反”五多”要求。巿委规定:法定假日,不得取消或侵占。加班加点必须报劳动局批准,否则就是“犯错误”。开展“四清”运动的单位要与群众“约法三章”:一是群众有权拒绝参加市委规定时间以外的活动;二是群众有权监督基层单位的领导执行反“五多”的各项规定;三是群众有权向上级机关申诉“五多”之害,上级机关应认真处理,不得找借口打击报复。

 

市委总结广州市“四清”运动试点工作 

8月14日,市委第二书记焦林义在广州市“四清”工作集训会议上作报告,对“四清”运动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报告认为:去年10月中旬以来,全市组织了 5500多名工作队员,到工业、手工业、财贸、文教、街道的562个基层单位,5万多职工和居民中开展“四清”(运动开始称“五反”运动, 1965年1月,根据中央发布的《二十三条》规定,“五反”改称“四清”, 即“淸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的试点,“这是广州市自1952 年“‘三反’、‘五反’运动以来,规模最大、声势最大、最为深刻、最为彻底的一次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表现:一是重新教育了人,使大家看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取得了“在阶级斗争新形势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经验,为反修防修打下了基础”。二是在放手发动群众的基础上重新组织了阶级队伍。“这支队伍敢于当家做主,敢于监督干部,敢于改造坏人”,从根本上树立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优势。三是夺回了一部分基层单位被“敌人”篡夺的领导权;打退了资本主义势力的猖狂进攻;斗垮了那些顽固不化、坚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挖出了隐藏的“四类分子”719人,占参加运动的职工总数的1.26%, 査出了漏划的“资产阶级分子”1681人,占参加运动的职工总数的2.97%, 揪出了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行为的共2208人,贪污金额135万元,已追回赃款54万元。四是整顿了党的组织,建立和健全了各级领导核心,发展了新党员690人。五是促进了企业管理革命化,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六是树立了革命的风气,特别是大批领导干部和工作队员直接深入基层,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基层干部和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关于试点中的”缺点”,报告认为,主要是运动初期对干部没有区分地“一律撇开”;三结合(群众、干部、工作队结合)抓迟了;运用和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不够,组织队伍的步伐慢了一些等,因此,约有10%左右的单位没有达到“六条标准”。报告还以试点中的情况为基础,谈了广州巿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表现,放手发动群众、组织一支过得硬的阶级队伍,正确对待干部, 对敌斗争,如何对待资产阶级分子,三大革命一起抓,整党建党和基层领导核心的整顿和建设,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工作队和改进领导方法、处理好点面关系等问题。

由于“四清”运动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并且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总结中对于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査出的”资产阶级分子”也大部分是扩大化了的,这些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已落实政策,得到纠正。

 

市委要求工业战线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0月8日,市委通过《羊城晚报》,向工业战线提出要求。指出:当前全市工业生产形势很好,各工业部门、各工厂企业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开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力争有更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所有产品的质量只能稳定上升,不能下降,并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增加产量,扩大品种,降低成本,全面实现多快好省。为此,《羊城晚报》连续发表4篇题为《思想领先,无往不胜棗谈怎样才能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不为“满分”为革命一再谈怎样才能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兴无灭资才能好字当头——三谈怎样才能坚持质过第一的方针》、《敢于“超”,落后变先进一四谈怎样才能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的社论,同时,分别介绍同济化工厂、华南缝纫机厂、广州锌片厂、广州灯泡厂等狠抓产品质量的先进经验,推动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深入开展。

 

 

市委号召向王杰同志学习 

11月17日,市委发出《关于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王杰同志活动的通知》。28日,巿委、巿人委向全市干部和人民群众发出通报,号召以陆炳昌、何添同志为榜样,深入开展学习王杰同志的活动。

王杰是解放军济南部队装甲兵某部工兵一连班长,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雷锋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1965年7月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训练,在炸药发生意外爆炸的紧急时刻,为保护12名阶级兄弟的安全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巿委在向王杰同志学习的通知中,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和“一心一意为革命”、“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伟大革命品质;学习他对毛主席著作的深厚感情,坚持时时处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改造自己。学习王杰同志要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密切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同生产建设上的比、学、赶、帮运动、增产节约运动,同加强战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学习王杰活动, 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一个“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新高潮,进一步形成学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的风气,促进思想革命化,促进生产高潮,加强战备,“准备随时粉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侵略”。

 

广州市机关干部实行劳动日制度 

11月21日,市委发出《关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中若干问题的通知》,决定每周星期四为全市干部劳动日。

广州巿“五反”运动第一批在巿、区领导机关中进行,运动从6月份以来,逐步揭露了存在于党政机关和工商企业的许多领导干部中的官僚主义恶习。为了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巿委作出了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决定。12月7日又印发《关于克服官僚主义的十六条规定》,强调凡能参加体力劳动的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每年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个月。在全市劳动日(每星期四)这一天,不安排召开各种会议或其他工作。

从11月下旬开始,全市大多数机关都认真贯彻了“干部劳动日制度”。每逢星期四,从市委书记、巿长到各级领导以及一般干部都到工厂、商店、手工业社等单位同群众一道参加体力劳动。既密切了干群关系,推动了生产和工作,也培养了干部的劳动观念。

 

市委号召在全市开展反浪费斗争 

11月25日,市委第一书记雍文涛在“四清”工作分团长会议上作《大张旗鼓开展反浪费斗争》的报告,拉开了反浪费斗争的序幕。广州市的反浪费斗争,被作为城市“四清”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首先在开展“四清”运动的单位展开,随后迅速推广到全市。运动声势浩大,从1965年11月至1966年1月,巿委多次召开大会,号召全市人民开展反浪费斗争。

12月13日,巿委召开了有3万多名干部参加的反浪费斗争动员大会(主会场设在中山纪念堂,另设20个分会场),市委第二书记焦林义作《提高认识,下定决心,大张旗鼓,开展反浪费斗争》的动员报告,号召全市干部、职工大张旗鼓地开展反浪费斗争;16日,巿委又召开全市社教单位工人活动分子万人大会,巿委书记处书记梁湘作题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反浪费斗争》的报告,号召全市工人以革命精神参加反浪费斗争; 12月31日和1966年1月3 口,巿委又两次召开反浪费斗争经验交流会;《广州日报》为了配合反浪费斗争,一连发表7篇社论,七论“坚决开展反浪费斗争”。1月下旬开始,工交、财贸等战线陆续召开反浪费动员大会,反浪费斗争迅速在全市开展起来。反浪费斗争期间,接连掀起了以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约用煤、回收废钢铁、变废为”宝”为主要内容的反浪费高潮。

 

市委领导要求农业战线学大寨 

12月29日至1966年1月5日,广州市农业战线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先进单位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会上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副市长杨毅作题为《学习大寨的革命精神,夺取农业全面大丰收》的报告。号召农业战线的问志们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为纲”,学大寨的革命精神,走大寨的革命道路,坚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勤俭办社的方针,树雄心,立壮志,急起直追,夺取今年农业全面大丰收,从根本上改变市郊农业生产的面貌。为此《广州日报》发表了题为《为革命种田走大寨道路》的社论。社论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就“一定要学大寨精神”,“学大寨精神,走大寨道路, 就是要穷干、苦干、实干、巧干”。学习大寨精神,就是要当这样的真正革命派,当彻底革命派。社论强调:人的革命化,首先要求领浮的思想作风革命化。为此,要求市郊各级领导,在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蹲点, 实行“四大民主”,”把农村的政治空气搞得浓浓的,把农民的阶级觉悟提得高高的,使好人好事出得多多的”。

上一篇: 1966年 下一篇: 1964年